[概述]繼承GTS系列傳統,性能不錯整體Q彈的一顆。使用者須具備基本調整能力。磨合期約500轉。
[特性]雙調系統使得調整性極高、轉動高度穩定、出廠時沒上油很乾淨、方塊過滑須搭配一定手法、出廠狀況六面鬆緊不一、聲音吵死人。
外盒很像手機盒,內容物主要就兩類:方塊本體+高端霸氣上檔次的配件禮包。
塞解法書的那個洞理論上是要放潤滑油,可能是要坐飛機運到台灣所以才換成紙,於是這盒子對於不太摔方塊不太壞零件的我其實沒任何幫助,不出意外應該是會放在角落的東西。螺絲組那個彈簧壓起來手感不錯,有點像在按黑軸鍵盤。從磁鐵可以看出方塊內部是使用4x1+4x1.5的配置。
外觀看起來真的就是去了脊的GTS3M,配色也完全相同。
我個人認為這真的是還不錯的設計,金屬螺絲可以調整方塊的鬆緊,藍色塑膠螺絲(?)則可以調整方塊的彈力,讓整體自訂性非常高。想改變彈力也不用像Gan系列要換彈簧,非常省時間。
這是我端詳許久找到的不同處,可以發現WRM角塊的邊緣處是內凹的。但我對方塊結構沒有深入研究的關係,所以具體會有什麼影響我說不上來...
剛轉動的瞬間想法是外表不油以及真TMD吵
體感是比GTS2M還小一點點,實際比較似乎也真的是這麼一回事(相機很難拍的那種所以沒圖),不過各大販售平台都寫說尺寸是55.5mm,所以我也不敢保證是不是我這顆的問題。
轉動的時候蠻沙的,並且明顯的六面螺絲鬆緊程度不一,所以想入手的玩家我建議你有基本的調整能力,不然就是你懂得怎麼使用魔域的那個調適工具。聲音大小其實是跟GTS3M差不多的,我真心認為太吵不適合拿出來玩公共場所玩的那種程度。而現在的方塊容錯都已經優秀到不行了所以我不特別描述,如果你需要用到極限容錯的話那我會優先先懷疑是你的問題。另外讓我很感動的點是原廠幾乎沒上油,使得方塊很乾淨,我可以馬上做調整不需再清洗。
[初期調整]
先將六面鬆緊程度調到接近,彈力的部分暫時比照GTS3M標準設定三格,內部使用1滴小丸油加大量軸心油,螺絲的部分不好潤滑到所以省略(潤滑方式可以參考這影片)。總覺得GTS系列都是吃油怪獸,每次加的油就是比其他方塊多很多...
大致100轉後方塊會進入狀態。沙沙感大抵消失(但依然有),跟GTS3M比較起來轉動輕鬆許多,尤其是中間層不用再一次承受兩邊巨大阻力(然而這阻力是雖然我不愛,我卻必須用的原因,盲解時候的反饋性很好)。我會把它想像成輕量化、卻有點容易滑過頭的GTS2M(我手上的2M又是特改版了,可能跟你們手上的有點不同)。我非常需要輕巧好推的方塊,所以我在此於已經決定要讓自己去適應這顆,好取代GTS2M成為速解用方塊。盲解的部分則是觀望中,原因就是上述括號文字,反饋性不夠。
而在500轉左右後已經不會有沙沙感了,我認為已經磨合完成。其實方塊轉動時聲音普通,但是用到容錯時的聲音就大死你,目前這顆對我來說依然非常容易滑過頭,基本上都是靠著大容錯在轉動,所以聲音就是世界大。目前我將彈力調成4格,額外加了1滴Gan的魔術油,推動的力道雖然重了一些,但穩定度大幅上升,過滑的問題也稍微解決(依然會),完全朝向我期待的磁鐵有起到定位作用,但轉動中不會有明顯磁力感發展,非常令我驚艷,所以如果你想買這顆,我會建議你順手買一瓶增黏用的潤滑油,不然就是想辦法跟別人借一點來用,而且忘記定期上的話應該會回復到過滑狀態,這對比較懶的人來講很致命。對我來說還是稍重,平時不會拿來玩,但目前已確定取代GTS2M成為速解用方塊,主要理由是顏色比較好看;而盲解的部分我仍然在觀望,但轉動舒適度真的好太多,GTS3M被替換掉似乎也只是早晚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