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術方塊比賽規則、流程、報名教學:第一次參賽就上手!

一個人默默練習很孤獨嗎?在學校沒有對手了嗎?這時可以試試參加魔術方塊比賽,也許有機會打開你的視野,認識更多相同興趣的同好!但比賽也是有許多細節的,像是在哪裡報名、要怎麼報到、如何定輸贏,這篇文章會一次完整說明,讓你初次參賽就上手~

本篇文章針對初次參賽、直接上場的玩家;如果你非初次參賽玩家,需要了解裁判流程與規則;如果你是家長,這裡有台下家長建議了解事項

魔術方塊比賽場狀況
魔術方塊比賽場狀況

哪裡找魔術方塊比賽的消息

如果你在台灣的話,一小時學盲解身有做一份行事曆公開讓大家存取,涵蓋多數的魔術方塊活動,有聚會、有活動、有趣味競賽、有官方賽事;而有些學校會自行舉辦校園比賽,甚至台北、澎湖都有舉辦過縣市賽,這部分學校老師應該也都會提醒。

以趣味競賽的話,通常報名費是 300 元以下,主打玩樂性質;價錢高一些的選擇,建議參加世界方塊協會 (WCA) 承認的比賽,那是一個很嚴謹很優秀的組織,在台灣有配置 2 位裁判長。裁判長擔任主審並認可的比賽,就是所謂的「官方賽」,這時選手的成績就能登錄進 WCA 的資料庫,跟全世界的玩家排在一起,範例可以參考我本人的紀錄頁

而如果你想參加國外賽事的話,WCA 官網的比賽專區可以找到全世界所有官方賽事的情報,看到有興趣的比賽就根據規定報名即可。

報名魔方比賽

針對「非官方」比賽,主辦方最大,可以自由訂標準和條件 (比方說校園賽通常就是限定該校學生),所以直接到比賽網站讀規則,跟著做就沒問題了。以下全文都是針對 WCA 官方在台灣舉辦的賽事講解,先說我認為我講的不會有錯,但我僅列重點 (這些重點大概也夠你不違規順利比完了),還是會建議順便看看 WCA 官方規定多學點知識。

報名門檻

最基本的報名門檻:在十分鐘內復原 3x3 魔術方塊。

魔術方塊玩家間互動
賽場間玩家互動

世界方塊協會有說明他們辦比賽用意是推廣,希望大家同樂,因此針對基本的、最主流的 3x3 項目,可以說是只要能復原就能上場,也沒有限制任何解法,只要是正常轉動即可;但對於其他項目,就授權該場比賽的負責人自己去訂門檻了,考慮到比賽的排程、超時等等情況,通常相對嚴格,可以自行參考該場比賽頁面的 [比賽項目 Events] 分頁去看時間。

如果沒有達到那個項目的門檻也是可以報名的!報名後看是要在比賽前努力練習去追上門檻,又或者當天上台玩幾下就被刷下來都可以。此外,如果你未滿 18 歲,請先跟家長溝通過再報名。

如何報名

魔術方塊比賽報名網站截圖
魔方比賽報名網站截圖

在比賽頁面點選 [報名比賽 Registration] 就會顯示開放報名的時間,初次參賽的話請把這個頁面仔細看完,並事先準備好需要的基本資訊,到時輸入完基本資訊,再勾選想參加的項目後送出即可。現在魔術方塊比賽相當熱門,通常 100 秒左右就會報名額滿,若沒有事先準備好相關資訊,請先預期無法報名成功。

報名後請記得盡速繳費,超過時間還沒付款是會被取消資格的。

比賽報到

有些大型比賽 (例如台灣錦標賽) 會連辦三天,第一天都專門比些最進階的項目,你如果沒報名那些進階項目的話不用到場。但如果你是當天下午才有比賽,我會建議上午就可以報到,因為賽程是有可能修改的

在比賽當天,你需要做的準備如下:

  1. 自備報名項目的魔術方塊,想多帶幾顆的話完全沒問題。
    • 建議不要帶電子藍牙方塊 (智能魔方) 出門,不小心帶上場算違規。
  2. 準備一張可以辨識姓名的證件,身分證 / 健保卡 / 學生證之類的。
  3. 到比賽頁面的 [參賽名單 Competitors] 找到自己的姓名,把左邊的數字編號記起來。
  4. 建議最多帶水就好,有些賽場禁止飲食,如果家長想買咖啡進場的話,請幫他看賽場規範。

到賽場後看到最多人排隊的地方就是報到區,跟著排就好 (不確定的話就開口問),到櫃檯時報上自己的姓名跟數字編號,並提供證件核對,基本上報到手續就完成,進會場後隨便找個位子待著等開始就好。有些比賽會提供選手證或贈品,這時可以拿出來確認,如果選手證姓名或者贈品有誤,再回去報到區找櫃檯反映即可。

比賽流程

等叫號

通常多數時間就是在會場內待著,看是要自己繼續練習、看新手參賽教學、看其他選手比賽都行,廣播會依序叫大量編號前往檢錄 (例如 1~50 號),在人數多的比賽,有可能會讓初次參賽的玩家最後一輪才上場 (有經驗者先比完可以擔任裁判),這點需要稍微留意一下廣播。總之輪到自己時,帶著魔術方塊去檢錄區,報上編號並交出方塊讓工作人員檢查,檢查有以下重點 (還有其他細節先不提):

  • 不能帶電子魔術方塊。
  • 方塊表面盡量保持完好。
    • 貼紙版方塊的貼紙不可嚴重破損。
    • 無貼紙版方塊的塑膠表面不可有顯著刮痕或白邊。
  • 一顆方塊只能有一個標誌 (LOGO、姓名貼)。
  • 不能有任何一面手感差異極大。
  • 上限可帶 2 顆魔術方塊上場,但都需檢查。
檢錄區正在檢查魔術方塊
檢錄區現場

檢錄後有兩種結果:一是方塊通過,這時你就拿個成績單 (照片桌上的一張小紙) 到旁邊坐著等上場;二是方塊不通過,需要自己想辦法弄另一顆出來重新檢錄。

上場

工作人員會指定你去場上的特定桌子,坐定位後開始以下的流程:

  1. 把成績單 + 一顆方塊交給桌子旁的裁判。
  2. 在座位等裁判把方塊拿去打亂 (這時可以拿另一顆練習)。
  3. 裁判把打亂的方塊用盒子蓋著,帶回放在你眼前的墊子上,接著問「準備好了嗎?」。
  4. 在你開口或動作回應準備就緒後,裁判會打開盒子,讓你看到打亂的魔術方塊。
  5. 打開盒子的瞬間開始計算,你有 15 秒可以先拿起魔術方塊觀察狀態,思考策略。
    • 此時是復原前的「觀察階段」,只能看不能轉動,也不用計時器。
    • 裁判會在第 8 秒和第 12 秒的時候提醒你。
  6. 在這 15 秒觀察時間內,你想好了就直接把方塊放回墊子上,自行啟動計時器並開始復原,不用額外通知裁判。
  7. 復原魔術方塊後,放回桌上並按停計時器,之後手離開桌面不做任何操作,等裁判處理。
  8. 裁判會判斷狀況,在成績單上寫入最終秒數並先自行簽名,之後再讓你簽名。
    • 對成績有疑慮就先別簽名,跟裁判說明理由並討論。
  9. 簽完名後裁判再將方塊拿去打亂,再重複一次流程。
    • 這流程總共重複 5 次,也就是說你有 5 轉復原機會,結束後下台。
魔術方塊比賽的成績單
魔術方塊比賽的成績單

就不提違規的懲罰是什麼了,那些裁判都會處理。對於初次參賽的玩家來說,比賽的流程就是這樣而已,接下來沒有你的事;非初次參賽的玩家在比完後則要留在場上,原地轉職為裁判,替下一位選手判決,俗稱「比一判一」。而接下來繼續講解新手需要知道的事項:

計時器操作

魔術方塊計時器
魔術方塊計時器

雖然廠牌設計略有不同,但計時器大概都是長這樣。基本操作方式如下:左右手同時觸摸兩邊手型的符號,計時器會先亮紅燈,持續觸摸約一秒過後會接著亮綠燈,這時手離開就會開始計時;復原完畢後雙手觸摸感應符號的瞬間就會結束計時,顯示的數字就是你的成績。

而關於計時器,還有以下重點:

  • 操作計時器時必須全程掌心朝下。
  • 啟動計時器時必須用手指觸摸啟動 (結束時不限)。
  • 魔術方塊或計時器同時間只能摸其中一樣 (不可同時碰到)。
  • 任何其他按鈕都不要按,準備開始前如果秒數沒歸零的話,叫裁判操作。
  • 顯示數字的小數點第三位直接去掉,像上圖的例子,成績紀錄為 1:05.12。

成績計算

多數情況的成績計算方式是 AO5,詳細解釋可以看專有名詞字典,以下直接隨便虛構一組 5 轉成績單當範例:

  1. 14.25
  2. 18.18
  3. 12.34
  4. 20.00
  5. 25.52

成績計算方式是將最好的和最差的成績去除,所以上述案例會去掉最好的第三轉 (12.34)、最差的第五轉 (25.52)。剩下的 3 轉取平均:

(14.25 + 18.18 + 20.00) / 3 = 17.4766...算平均時會四捨五入所以紀錄為 17.48

這數字就是你這一輪的成績了,會和大家一起比較,在前段班的話就可以進第二輪比賽。排行榜可以在比賽頁面的 [即時成績 LiveResult] 看到,但畢竟是後台手動輸入成績,所以不是完全即時,要等一下。

WCA ID

參加過 WCA 賽事的人都會擁有一組 WCA ID,可以理解為身份證字號,會綁定玩家且記錄所有參賽歷史,未來報名也比較方便,像我的 WCA ID 是 2010HONG01,現在直接把這編號拿去 Google 也可以看到我的選手頁。

對於首次參加 WCA 比賽的玩家,在比賽結束後裁判長需要再次完整核對全數成績,整理賽場狀況,之後要向世界方塊協會報告,最後等待認可。這時新玩家的 WCA ID 就會建立完成了,耗時大約半個月,可以回到比賽頁面的 [參賽名單 Competitors] 查看。

影音介紹

魔術方塊比賽規則影片講解

常見問題

在哪裡找魔術方塊比賽?

針對台灣地區的比賽,一小時學盲解有整理台灣魔術方塊行事曆,紀錄各式魔方活動、聚會、比賽;而部分學校也有舉辦校園賽,老師會負責提醒。

怎麼樣才能有 WCA ID?

只要參加過 WCA 世界方塊協會所承認的魔術方塊比賽,在成績上傳並獲得協會認可後,便會自動取得 WCA ID,日後所有的官方賽紀錄都會綁定在上。